导读:开掘书的数字“朋友圈”,筑书香共同体……
网文内容
今晚,有两场新书分享会将在线上与线下同步进行,这是2023上海书展主会场最后的官方活动,读者们不要错过。如果时间拨回8月15日,今年上海书展启幕前一天,一款基于传统工具书的创新性互联网数据服务产品——聚典数据开放平台在上海发布2.0版,备受业界瞩目。
最初的序幕由老牌工具书的时代焕新奏响,尾声的落幅收束在线上线下共享的读书会,浦东分会场更是直接聚焦“数字阅读:开启阅读新体验”主题——有意或无意,2023上海书展始终与数字同行,以先行者的姿态探索出版业守正创新、转型升级的新举措,拓展出书的无限生命力;也以“行业风向标”的定位确证着融合发展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见证互联网科技企业、数字经济赋能阅读新动能。
上海书展不断开掘书的数字“朋友圈”,线上线下同筑书香共同体,可以超越物理空间、打破世代壁垒。诚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所言:“上海书展作为平台与纽带,因其包容性、开放性、国际性备受欢迎。在这里,我们与优秀的同行同台,了解读者最新文化需求,以此探索新方向、发掘新动能。”
技术“入股”,助力精品传世
“碎片阅读时代”,古籍何为?“读屏时代”,传统工具书何为?上海书展借两场重磅活动开宗明义。其一是聚典数据开放平台2.0的拳头产品发布,另一场则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出版人的使命”为主题,在行业高峰论坛上厘清新时代的升级路径。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茅院生认为,出版人要立足资源禀赋,加强经典古籍的深度整理,立足融合发展,加快传统资源的活化利用。他以“古籍整理数字化平台”为例指出,技术“入股”,能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精品传世。
作为出版“国家队”,中版集团此次参展,不仅带来了旗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23家出版社,展销图书5000余种近4万册,还以数据库、网站平台、数字设备及融合出版物等多种形态,重点展示了集团在推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的融合发展实践与出版成果。▼下转第五版(上接第一版)其中既有中版集团承担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亦有入选中宣部出版融合发展工程的多个平台,包括“三联中读”“新华书店网上商城”、古籍知识服务平台“籍合网”与培训平台“籍合学院”;而综合型国际中文学习平台“JUZI汉语”App、“荣宝斋在线”平台和App以及“荣宝斋×腾讯幻核”数字藏品项目,则体现着中版集团融合发展的多元方向和品牌优势。
以东道主身份参展,世纪出版集团同样积极拥抱新业态,拓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传播路径。在上海书展期间开启2.0版本的聚典数据开放平台,是国内率先实现知识查检与阅读过程“零距离”融合的权威工具书开放平台,它的1.0版本总查询调用次数已突破10亿次。迭代升级后,全新的聚典数据运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对430多万条工具书数据进行系统梳理和重组,从内容端大幅扩充词条数量,同时还梳理用户行为,实现查检词条与库藏知识的智能关联,让“读屏”更丝滑、精准。而“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数据库的亮相,展现了数字化赋能古文字这一“冷门绝学”学科建设的成果;“尚古汇典·古籍数字服务平台”同样锚定权威、独家、系统、核心,从内容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实现古籍出版的创新融合。
数字经济入局,拓展阅读的边界
在书展的未来阅读区,有家“餐厅”风格的展厅颇为吸睛,创意来自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早在五年前的上海书展,该平台就以“大脑加油站”的场景阅读模式在书展建立独特的声音城堡。随着有声书在阅读生活中的占比逐年走高,此番喜马拉雅再登书展,一番“精神食粮”的自况,何尝不是如今数字经济入局后,阅读边界无限延展的真实写照。
实际上,今年的上海书展上,由各家互联网企业带来的书香新体验已让越来越多读者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书展上参展的互联网企业也已从原来的客串,逐渐成为书展上的一支支生力军。在未来阅读区,阅文、帆书、喜马拉雅、七猫、番茄小说等数字化阅读企业展示出版产业转型升级、面向未来的行业新气象,突出“阅读+”的产业集群和跨界参与的活力。
在“番茄小说”互动体验区,观众能现场体验基于文本转语音技术的有声听书,感受小说朗读的多风格音色和多样化情感表达。这是抖音集团2019年推出的免费阅读产品,其AI朗读由火山语音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已经拥有40余种不同风格音色,可以适配玄幻、古言、萌宝等多题材小说不同性格、不同年龄段的人物形象。有读者驻足体验后表示:“番茄小说的听书与以往听到的AI朗读不太一样,它有音色和情感的变化,有沉浸式的感觉。”
上一篇:观众拍摄演唱会视频究竟算不算侵权
下一篇:用“工业思维”推动文旅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