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正文

观演井喷 演出消费热力持续释放

导读:今年以来,我国演出市场供需双边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刚刚结束的中秋国庆假期,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监测显示,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4.42万场,同……

  今年以来,我国演出市场供需双边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刚刚结束的中秋国庆假期,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监测显示,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4.42万场,同比上年十一假期增长227.68%;票房收入20.05亿元,增长322.14%;观众人数1180.35万人次,增长261.83%。

  业内人士表示,演出行业持续火热,一方面是因消费者观演需求集中释放,另一方面也与演出体验更新升级密不可分。未来,需各方共同努力,丰富产品供给,优化消费环境,推进演出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观演热情持续高涨

  “《粉丝来信》的歌和舞都太美了!《人间失格》舞台布置很完美,我还拿到了西安专场的明信片。”谈起今年看过的两场音乐剧演出,西安人牛乐乐意犹未尽。她告诉记者,除了这两场音乐剧,她还买了芭蕾舞剧《天鹅湖》、话剧《无人生还》、舞剧《赵氏孤儿》和《永不消失的电波》的票。

  记者了解到,上半年,陕西大剧院和西安音乐厅共演出近300场,包括舞剧、音乐剧、话剧、音乐会、歌剧等。其中,自制歌剧《茶花女》《托斯卡》、原版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红楼梦》、民族舞剧《孔子》等剧目上座率达到80%以上。

  “随着观演需求释放,加之行业本身积累的场次,今年演出市场格外火爆。以开心麻花为例,今年我们预期完成3000余场大剧场演出,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同时,还将额外完成3000多场小型演出,年度演出有望达到7000场。”开心麻花联席总裁、文旅事业中心总经理刘岩也告诉记者。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演艺产业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发展、提质升级,掀起观演新热潮,发展态势稳步向好。

  “消费者观看演出热情高涨,包含多重因素,一是几年来积累的观演需求迫切需要集中释放,二是各类数字化技术大大提升了演出供给质量。此外,各地都在积极推动旅游和演出结合,呈现出非常良好的产业带动效果。”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副研究员、系主任杨剑飞表示。

  旅游城市成演出地首选

  在演出行业热度高企的大背景下,更多细分市场备受关注。

  一方面,户外音乐节、大型演唱会等今年陆续开票,从一线城市到小县城,独具特色的音乐节纷纷落地,涌现出许多新兴品牌。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双节期间,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场次共计121场,票房收入5.41亿元,观演人次83.66万人。

  “除了数量上大幅增长,客流情况也向好发展。各地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不少支持,推动更多演出项目落地。”摩登天空营销中心总经理李鹏飞说,“今年中西部地区音乐节类项目呈现出集中爆发态势,包括西藏、青海等地区。传统上这些地方并非首选,但随着文旅业发展,越来越多主办方开始将目光投向具有旅游目的地属性的城市。”

  事实上,地方政府也看到了演出项目的发展活力。海南省旅文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海南省旅文厅出台《关于促进海南文体会展活动恢复振兴的若干措施》,设立文体专项奖补资金,总规模1.1亿元。下一步,海口市将持续引进市场反响好、需求大、品质佳的大型文化演出活动,展现自贸港建设风采和活力海口的城市形象。

  另一方面,沉浸式演出等新业态,也为演出行业注入了新活力。

  “我们2019年底开始推出沉浸式小空间演出,截至目前,已经有十余部产品。沉浸式演出可以与商业综合体形成场景式消费模式,是行业新的增长点。”刘岩说,“下一步,我们将在场景式消费和多业态融合领域做更多尝试。”

  不久之前,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发布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共40个旅游演艺项目入选,包括《偷心晚宴》、亚洲大厦·星空间演艺等演艺新空间。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沉浸式演艺新空间改变了“演员台上演、游客台下看”的传统观演模式,观众不仅可以行进式观演,还可以互动式参与,实现了观演体验创新升级,将持续推动旅游演艺转型升级、铸就精品。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文勋告诉记者,除利用科技手段提供交互沉浸式新体验外,演出市场新业态还将演艺空间延展到各类能吸引人前往的目的地,这种演艺新模式无论是现场呈现,还是观演模式、观众体验都与传统演出有着本质不同,引起了越来越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兴趣。

  期盼更多支持政策

  市场“火热”,如何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冷”思考。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