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更合心意的产品、更多元的业态、更有活力的市场……如今,“人文经济”正不断丰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在改革创新中传承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近来,有哪些案……
更合心意的产品、更多元的业态、更有活力的市场……如今,“人文经济”正不断丰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在改革创新中传承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近来,有哪些案例可以打开我们关于“城市更美好”的视野?主要从事城市创新与城市发展研究的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智团与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考察所得。
本报记者 柳森
为何那些发达的地方经济也不错
城市周刊:您研究世界各地创新城市、创新街区多年,近来更多将视线转向国内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刚过去的这个暑假走了不少地方。能给我们讲讲您新的观察和收获吗?
邓智团:最近,我和同事们讨论、思考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为何那些有好风景的地方,经济也发展得不错,后劲也足?为什么文化发达的地方,经济也发达?我们还发现一个现象。前几年,上海市民的出游兴致受疫情影响较大。去年以来,当社会生活秩序逐渐复归常态,在周末、小长假,很多上海市民会选择在长三角找个目的地开展深度游。有的兴之所至,会临时改变计划多停留几天。有的才结束这一次旅行,下一个临近的目的地已经谋划好了。
作为城市研究学者,我当然很乐于见到这样的现象。但我也会好奇:这一现象背后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提升?如何可持续?
城市周刊:您认为这背后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邓智团:我感觉答案很可能是:当人文与经济齐飞,会让人文之美蕴含的发展之力得到释放,进而营造出近悦远来的城市吸引力。而人流的方向同样也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方向。有句话说得好,“熙熙攘攘之处必然生机勃勃”。
就拿位于长三角“朋友圈”里的苏州为例。不止一个朋友与我分享,以前去苏州,只是觉得苏州美,如今觉得苏州不仅美,还兼具了历史文化的底蕴与城市发展的灵动。
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内,建筑限高24米等保护红线,被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定力坚守了下来,让苏州得以保存这份人文根脉和城市灵魂,持续凝聚着世人对江南水乡的想象与向往。
苏州古城外,西临太湖、北接长江的山脉水系被一一造册,以专门方案维护、扩容,让“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城市特色更加鲜明。
而与此同时,苏州的老城新区各展风采:老城区里,游人可以在拙政园秉烛夜游,到沧浪亭听昆曲,古老园林有了新的“打开方式”;高新区里,现代化建筑高楼林立,创新企业蓬勃发展,各种新型的商业文化交流空间相伴而生,为游人心中的苏州印象张开了更富想象力的翅膀。
前不久,我走访了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南汇街道府东未来社区。这个“未来社区”北邻温州市行政中心,规划单元总面积143公顷,坐拥浙南闽北最大的商业综合体温州印象城,毗邻城市客厅中央绿轴公园,周边汇聚图书馆、博物馆等市级配套。
该“未来社区”构建了治理、服务、邻里三大特色场景及教育、健康、交通三大重点提升场景,运用“红动幸福里、一站邻里芯、乐享活力圈、蓝绿健康汇”四大社区创建亮点,打造出一个红色党建引领、央区绿轴共融、商圈社区联动的乐活社区典范。
此外,其服务综合体还融合“瓯江红”南汇党群服务中心、楼里文化家园等20余个部门服务阵地,统筹社区、商圈等公益性业态和盈利性空间,设有“南小汇”“爱心早餐”“幸福学堂”等多个“共享社·幸福里”特色品牌。
在这个案例中,有人看到了打造以人为本、数字化、生活化的未来社区新样本,有人看到了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新可能。在我看来,它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一条客观规律: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地方,完全有能力、有底气、也有必要,把文化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释放出来。而只要文化氛围浓、人居环境好,还能长长久久保持下去,就能成为市民心目中的城市好风景。
好生活孕育好前景 成就人 留住人
城市周刊:您特别强调,要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邓智团:没错。从经济学理论来讲,不管是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还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物质文明的需求占比会下降,包括文化消费在内的精神文明需求会大幅上升。西方发达国家从工业文明时期一路走来,同样是在进入后工业文明时期、酝酿新的转型以后,提出了“创意城市”等新的城市发展理念。
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后半叶,城市发展逻辑是“业兴人,人兴城”,人跟随产业,实质是产业兴城。在该发展逻辑推动下,工业化推动新兴城市发展,“田园资本主义”盛行,制造业外迁、跨区域跨国迁移,伦敦、纽约等老牌世界城市人口减少,相对衰落,东京、新加坡等一批新世界城市崛起。
上一篇:独立书店的N种“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