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技 >   正文

“四链融合”打破产学研壁垒——2023企业创新大家谈侧记(之三)

导读: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38.5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60.5万件,但科技成果总体转化率只有30%左右。与此同时,一则“成果转化率为零”的新闻……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38.5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60.5万件,但科技成果总体转化率只有30%左右。与此同时,一则“成果转化率为零”的新闻引发热议,有媒体指出,让创新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就不能任凭高校科研成果仅仅停留在实验室中、写在论文纸上,而要通过技术转化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如何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鸿沟”,避免科研项目沦为闭门造车、自娱自乐?

  7月16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23企业创新大家谈活动在广东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举办。本次活动以激光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和痛点为切入点,邀请来自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5家科研院所、高校、43家激光产业企业等产学研界代表100余人参加现场活动,共同探讨激光产业如何走出产、学、研分离的“死亡谷”。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肠梗阻”

  科技成果转化被称为打通科技创新价值链的“最后一公里”,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一直以来,让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都是困扰各个领域的难题,要历经成果估值、资源对接、投融资等诸多庞杂的过程。

  以制造业为例,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制造业是国家工业制造先进水平和实力的体现,却存在着供需不对称、缺乏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指导、企业转化条件成熟度不高等科技成果转化通病。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志义在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时指出,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员通常更偏重基础研究,尤其关注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往往不太在意成果的市场价值。相反,企业对市场需求敏感性高,对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亮点和难点感触也最深,需要相关科技成果的支持,但常常很难准确地找到可提供答案的高校院所。

  一面是有着高新技术却缺乏市场经验的科研单位,一面是对市场了解却难以做前瞻性基础研究的企业,如果两方不能高效合作,就会导致制造业产业升级受阻。

  在此次企业创新大家谈活动上,记者观察到以激光产业为例,当前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是激光器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存在定级激光器国产化率不足、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等问题。激光产业亟需引领企业科技工作者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现。

  另一组数据也在印证科技成果转化之“难”。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实施率为16.9%,产业化率仅为3.9%,相对而言,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

  由此可见,高校和院所的专利权人与企业的需求匹配度不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不少堵点,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全方位对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肠梗阻”迫在眉睫。

  不让成果躺在“书架”上睡大觉

  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肠梗阻”?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是必由之路。由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技术指导和需求牵引作用,业内领军企业发挥产业引领支撑作用,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推动制造业集群发展。

  在2023企业创新大家谈先进制造专场活动举办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早已开始这样的尝试。2018年4月25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作为广东省首批4家省实验室之一,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广东省第一批省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布局有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探索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

  “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死亡谷上架一座铁索桥。”这句写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文化墙上的标识,也正是对这一模式的形象概括。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成为东莞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机制创新和“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经典案例。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技术研究和产业转化齐头并进,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进一步践行科研的全链条模式,依托于阿秒科学中心,促进激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领军企业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表示。

  汪卫华所提到的阿秒科学中心在今年4月正式揭牌,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共建,定位为国际领先的超快物质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作为一个开放式平台,“这将打开一扇大门,深入一个层次,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汪卫华告诉记者,希望各界能充分利用这一科学装置,把效能发挥到极致。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