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何光喜同样认为,科普专业职称的设置无论对于专职的科普工作者还是兼职做科普的科研人员,都能够产生较好的推动作用。……
网文内容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二者具有同等重要价值。近年来,得益于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取得突破,我国科普事业随之蒸蒸日上,社会对于科普的需求愈加旺盛。不过,与发展火热的科普事业相比,我国科普人才在规模、质量上仍显不足,制约着我科普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今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印发通知,试点开展在京中央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今年8月,2023年度中国科协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结果公布。这是国家相关部门首次开展科普人才职称评定,对促进科普人才成长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科技日报记者8月25日采访一线科普工作者、科普人才研究专家等,就如何实现科普人才高质量培养展开深入探讨。
需更具针对性的评价体系
科普工作是“小儿科”,这是过去许多人的错误认识。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何光喜指出,由于此前我国科普受众有限、科普市场规模较小,我国科普人才数量十分有限。
根据科技部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数量为182.75万人。与我国日益旺盛的科普需求相比,科普人员仍然存在较大缺口。
“科普人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职从事科普工作的,例如科普作者、科普讲解员等。但更多的一类是,兼职从事科普工作的科研人员,他们是当下科普人员的主流。”何光喜表示,近年来,随着诸如《三体》《流浪地球》等科普、科幻作品的火热,我国科普市场逐渐壮大,对科普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如何建立有效的科普人才评价体系,成为一道必答题。
科普工作者所需要的技能与科研人员大相径庭,评价体系也应更具针对性。“科研着重创新,科普则更看重传播。好的科学家不一定是优秀的科普人才。”何光喜认为,科普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又需要熟悉传播规律、掌握传播技巧。
不过,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科普人才评价都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没有与科研人才进行细致、有效的区分,致使科普人才在这一领域的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受到阻碍。
针对这一现象,不同地区、机构进行尝试。2019年起,北京、天津、安徽等地先后开展了“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试点,对科普类人才的职称评审进行了相关探索。
国家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主任赵洪涛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国家自然博物馆的科普相关工作人员大部分都选择申报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北京科协)的科学传播相关职称。
“在2019年之前,我们博物馆的大部分科普相关工作人员申报了国家文物局文博系列的相关职称,后来他们大多改为申请北京科协科学传播的相关职称。无论是馆内从事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还是从事标本制作的相关人员,只要工作与科普相关,我们都会申报这个系列职称。”赵洪涛说。
不过,不同地区、机构发布的科普职称评审标准并不一致,缺乏国家相关层面对科普人才的统一评价。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今年4月17日,中国科协网站发布通知,中国科协将试点开展在京中央单位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工作。这标志着科普工作者有了自己的专业职称评审渠道。
职称评定激励人才成长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程师李青为在今年的科普专业职称评选中获评副研究员。
“我之前的科研工作内容,亲戚朋友们都很难理解,他们感觉非常遥远,因此我希望通过做科普让更多人走进科学世界、对科学产生兴趣。”李青为说。
2017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因为对科普工作感兴趣,李青为选择入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成为一名专职科普人员。
在此次参与科普专业职称评选前,李青为曾参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内部的工程师职称序列评选。
“工程师职称覆盖的岗位非常广泛,例如我们研究所公共仪器平台的老师、植物园负责引种保育的老师等,都参与了工程师职称评选。相比之下,其对科普工作的针对性没有那么强。”李青为告诉记者,中国科协此次开展的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其标准充分体现了科普特点。
“比如,对于工作成果的要求,包括了科普领域的教材教案、课程、文创、书籍甚至动漫游戏等。针对性很强,基本可以覆盖科普工作中的大部分工作内容。”李青为举例道。
上一篇:如果AI有意识,我们如何知道